首页 热文

中印关系的范式转变

分类:热文
字数: (3286)
阅读: (50)
摘要:1848年3月1日,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勋爵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恒的,我们有责任遵循这些利益。”最近几个月关于中印关系格局变化的新闻报道证实了上述引用的真实性。最近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新德里,他与印度外长SubrahmanyamJaishankar广泛举行会谈,莫迪总理和国家安全顾问AjitDov...

1848年3月1日,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勋爵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恒的,我们有责任遵循这些利益。”

最近几个月关于中印关系格局变化的新闻报道证实了上述引用的真实性。

最近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新德里,他与印度外长Subrahmanyam Jaishankar广泛举行会谈,莫迪总理和国家安全顾问Ajit Doval往往反映一定程度的范式转变的中印关系。中国外长在评论他对新德里的访问时说:“历史和现实再次证明,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在印度和中国于2020年发生致命的边界冲突之后,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最低点。即便如此,中国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每年1360亿美元。

印度总理将于8月31日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会议。莫迪总理在微博上写道:“我期待着我们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在天津举行的下一次会晤。印度和中国之间稳定、可预测、建设性的关系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外长访问新德里后,双方同意恢复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的两国直航,扩大贸易和投资往来。此外,两国还同意就撤军问题举行会谈,建立一个工作组,协商和协调边界事务,推进划界谈判。

在中国外交部长访问新德里期间,双方讨论了这个问题。中国试图消除德里方面的担忧,即拟议中的大坝将对印度作为下游国家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中印关系如何以及为什么正在见证一种积极的范式转变,需要从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印度和美国一直是遏制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的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的主要成员,印度致力于减轻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期间的关系堪称楷模。但在特朗普2.0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印度还将中国视为巴基斯坦的战略盟友,这在5月7日至10日的战争中得到了证明。新德里辩称,印度在战争中并不是在对抗巴基斯坦,而是不得不应对中国在挑战巴基斯坦空军方面对巴基斯坦的无限支持。只是在一系列事件之后——特朗普声称他安排了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并提出调解解决由来已久的克什米尔争端——新德里才改变了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莫迪认为,最近美国表面上倾向巴基斯坦,是与中国修补关系的合理理由。

著名的外交政策格言——没有永远的敌人和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适合当前中印关系的转变。在中印关系形成阶段,“中国,印度兄弟”的口号曾经轰鸣一时,但随着这两个巨大邻国之间的边界冲突和中巴关系的日益密切,这一口号逐渐消失。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24年,印度和中国尽管有着巨大的贸易关系,但仍然是对手。现在,利益的变化迫使新德里重新审视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中印关系的模式转变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审视。

首先,几十年来,美印关系中的现实和信任因素首次被讨论。在冷战初期,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敌对的,而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是友好的。苏联和美国都支持印度与中国的战争。巴基斯坦在1971年充当了共产主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范式转变。在那段时间里,印度保持着不结盟政策,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印度对美国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双方于2005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似乎是为了遏制中国。但最近的事件迫使印度质疑美国的信任和可靠性,因为美国优先考虑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

其次,鉴于特朗普向巴基斯坦倾斜,并在新德里拒绝美国要求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压力后,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50%的贸易关税,印度决定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在国家利益上妥协,也不会被美国利用来对付中国。北京也回应了印度的姿态,认为中印联合立场将使双方能够应对美国的压力。印度还认为,与中国修补关系将削弱中巴战略关系。

第三,印度也知道,与美国不同,中国更可靠,中印俄轴心将有助于将世界从两极转变为多极。

1848年3月1日,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勋爵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恒的,我们有责任遵循这些利益。”

最近几个月关于中印关系格局变化的新闻报道证实了上述引用的真实性。

最近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新德里,他与印度外长Subrahmanyam Jaishankar广泛举行会谈,莫迪总理和国家安全顾问Ajit Doval往往反映一定程度的范式转变的中印关系。中国外长在评论他对新德里的访问时说:“历史和现实再次证明,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在印度和中国于2020年发生致命的边界冲突之后,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最低点。即便如此,中国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每年1360亿美元。

印度总理将于8月31日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会议。莫迪总理在微博上写道:“我期待着我们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在天津举行的下一次会晤。印度和中国之间稳定、可预测、建设性的关系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外长访问新德里后,双方同意恢复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的两国直航,扩大贸易和投资往来。此外,两国还同意就撤军问题举行会谈,建立一个工作组,协商和协调边界事务,推进划界谈判。

在中国外交部长访问新德里期间,双方讨论了这个问题。中国试图消除德里方面的担忧,即拟议中的大坝将对印度作为下游国家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中印关系如何以及为什么正在见证一种积极的范式转变,需要从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印度和美国一直是遏制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的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的主要成员,印度致力于减轻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期间的关系堪称楷模。但在特朗普2.0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印度还将中国视为巴基斯坦的战略盟友,这在5月7日至10日的战争中得到了证明。新德里辩称,印度在战争中并不是在对抗巴基斯坦,而是不得不应对中国在挑战巴基斯坦空军方面对巴基斯坦的无限支持。只是在一系列事件之后——特朗普声称他安排了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并提出调解解决由来已久的克什米尔争端——新德里才改变了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莫迪认为,最近美国表面上倾向巴基斯坦,是与中国修补关系的合理理由。

著名的外交政策格言——没有永远的敌人和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适合当前中印关系的转变。在中印关系形成阶段,“中国,印度兄弟”的口号曾经轰鸣一时,但随着这两个巨大邻国之间的边界冲突和中巴关系的日益密切,这一口号逐渐消失。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24年,印度和中国尽管有着巨大的贸易关系,但仍然是对手。现在,利益的变化迫使新德里重新审视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中印关系的模式转变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审视。

首先,几十年来,美印关系中的现实和信任因素首次被讨论。在冷战初期,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敌对的,而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是友好的。苏联和美国都支持印度与中国的战争。巴基斯坦在1971年充当了共产主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范式转变。在那段时间里,印度保持着不结盟政策,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印度对美国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双方于2005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似乎是为了遏制中国。但最近的事件迫使印度质疑美国的信任和可靠性,因为美国优先考虑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

其次,鉴于特朗普向巴基斯坦倾斜,并在新德里拒绝美国要求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压力后,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50%的贸易关税,印度决定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在国家利益上妥协,也不会被美国利用来对付中国。北京也回应了印度的姿态,认为中印联合立场将使双方能够应对美国的压力。印度还认为,与中国修补关系将削弱中巴战略关系。

第三,印度也知道,与美国不同,中国更可靠,中印俄轴心将有助于将世界从两极转变为多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生活分享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4g.jerryyuan.cn/post-7297.html

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8月31日16:50,已经过了6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