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从好奇到狂热

分类:国际
字数: (2844)
阅读: (137)
摘要:哈尔滨:7月下旬,在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的开幕式上,随着旋律回荡在会场,57岁的尹志发(音)被带回到遥远的1976年早晨,那时他第一次瞥见了闪闪发光的萨克斯管。他当时并不知道,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将带着他的萨克斯管走遍中国,为无数中国听众的生活带来新鲜的旋律。他是一位资深的萨克斯演奏家,现任中国流行音乐协会萨克斯专业委员会主席。他说,他仍然清楚地记得8...

哈尔滨:

7月下旬,在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的开幕式上,随着旋律回荡在会场,57岁的尹志发(音)被带回到遥远的1976年早晨,那时他第一次瞥见了闪闪发光的萨克斯管。

他当时并不知道,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将带着他的萨克斯管走遍中国,为无数中国听众的生活带来新鲜的旋律。

他是一位资深的萨克斯演奏家,现任中国流行音乐协会萨克斯专业委员会主席。

他说,他仍然清楚地记得8岁时第一次在公开演出中看到萨克斯管。“它铜质琴身的金色光芒和它那充满活力的高亢旋律立刻吸引了我。”

“神秘气息”

尹九岁开始接受正规训练,17岁加入当地一个表演剧团,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为数不多的萨克斯管演奏家之一。

当时,萨克斯管在中国还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氛。虽然它偶尔会出现在军事仪仗队的表演或游行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从遥远的西部进口的稀有异国情调。

“那时候,只有少数工厂和学校的乐队有萨克斯。它看起来和听起来都很不可思议,所以我努力学习如何演奏,”尹说,并补充说,1982年发行的一盘轻音乐磁带帮助将这种乐器介绍给了更多的中国观众。

这盘录音带由北京的一个管弦乐队录制,以萨克斯管为主要乐器,鼓和吉他伴奏。它清新、充满活力的声音很快成为国家开放精神的象征。

1991年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艺术团,担任萨克斯管演奏家。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中,他注意到观众的热情越来越高,在他的萨克斯独奏中经常爆发出掌声。

他说:“那时我就决定在公众中普及萨克斯管,因为只有得到广泛的喜爱,它才能真正茁壮成长。”

要回家了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尹的生活密切反映了萨克斯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1993年,他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萨克斯管分级考试教材,为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不懈倡导下,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从1997年开始开设萨克斯管课程,正式将这种西方乐器引入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

“起初,许多人认为它缺乏中国传统乐器的基础,但音乐是无国界的。优美的旋律总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他指出,由标志性作品《回家》引发的全国萨克斯风热潮最能说明这一点。

2002年,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在中国演出了这首歌,它的录音带和cd迅速成为全国各地商场、学校的钟声甚至公园的扩音器里都能听到的“标志性旋律”。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强调家庭纽带,对‘回家’的想法有着特殊的联系,这使得这个名字和旋律深深地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尹的女儿、年轻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尹圣华(音)说。

从小看着父亲推广萨克斯管长大,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她被对这种乐器的深深热爱所打动。

她观察到,在北京的公园里,退休老人和讲话者一起集体练习,而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许多五岁的孩子开始在培训班学习萨克斯管。

据CPMA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80万人在学习萨克斯。

为了进一步推广萨克斯管的普及,近年来,尹志发为中老年爱好者编写了简化乐谱教科书,并鼓励制造商生产适合儿童的小型乐器。

对他来说,萨克斯管不仅仅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快乐源泉;它还充当了艺术领域以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今年7月26日至31日,世界萨克斯管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吸引了来自33个国家的音乐家齐聚哈尔滨。尹和许多萨克斯演奏家相信,这种不同音乐思想和文化风格的汇集为中国萨克斯的未来铺平了光明的道路。

国际萨克斯管委员会主席阿诺·博恩坎普(Arno Bornkamp)表示,萨克斯管演奏者数量之多,以及许多大型萨克斯管乐团的出现,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它起源于西方,但萨克斯管已经在中国扎根,”尹老师说。

7月下旬,在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的开幕式上,随着旋律回荡在会场,57岁的尹志发(音)被带回到遥远的1976年早晨,那时他第一次瞥见了闪闪发光的萨克斯管。

他当时并不知道,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将带着他的萨克斯管走遍中国,为无数中国听众的生活带来新鲜的旋律。

他是一位资深的萨克斯演奏家,现任中国流行音乐协会萨克斯专业委员会主席。

他说,他仍然清楚地记得8岁时第一次在公开演出中看到萨克斯管。“它铜质琴身的金色光芒和它那充满活力的高亢旋律立刻吸引了我。”

“神秘气息”

尹九岁开始接受正规训练,17岁加入当地一个表演剧团,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为数不多的萨克斯管演奏家之一。

当时,萨克斯管在中国还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氛。虽然它偶尔会出现在军事仪仗队的表演或游行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从遥远的西部进口的稀有异国情调。

“那时候,只有少数工厂和学校的乐队有萨克斯。它看起来和听起来都很不可思议,所以我努力学习如何演奏,”尹说,并补充说,1982年发行的一盘轻音乐磁带帮助将这种乐器介绍给了更多的中国观众。

这盘录音带由北京的一个管弦乐队录制,以萨克斯管为主要乐器,鼓和吉他伴奏。它清新、充满活力的声音很快成为国家开放精神的象征。

1991年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艺术团,担任萨克斯管演奏家。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中,他注意到观众的热情越来越高,在他的萨克斯独奏中经常爆发出掌声。

他说:“那时我就决定在公众中普及萨克斯管,因为只有得到广泛的喜爱,它才能真正茁壮成长。”

要回家了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尹的生活密切反映了萨克斯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1993年,他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萨克斯管分级考试教材,为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不懈倡导下,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从1997年开始开设萨克斯管课程,正式将这种西方乐器引入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

“起初,许多人认为它缺乏中国传统乐器的基础,但音乐是无国界的。优美的旋律总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他指出,由标志性作品《回家》引发的全国萨克斯风热潮最能说明这一点。

2002年,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在中国演出了这首歌,它的录音带和cd迅速成为全国各地商场、学校的钟声甚至公园的扩音器里都能听到的“标志性旋律”。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强调家庭纽带,对‘回家’的想法有着特殊的联系,这使得这个名字和旋律深深地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尹的女儿、年轻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尹圣华(音)说。

从小看着父亲推广萨克斯管长大,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她被对这种乐器的深深热爱所打动。

她观察到,在北京的公园里,退休老人和讲话者一起集体练习,而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许多五岁的孩子开始在培训班学习萨克斯管。

据CPMA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80万人在学习萨克斯。

为了进一步推广萨克斯管的普及,近年来,尹志发为中老年爱好者编写了简化乐谱教科书,并鼓励制造商生产适合儿童的小型乐器。

对他来说,萨克斯管不仅仅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快乐源泉;它还充当了艺术领域以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今年7月26日至31日,世界萨克斯管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吸引了来自33个国家的音乐家齐聚哈尔滨。尹和许多萨克斯演奏家相信,这种不同音乐思想和文化风格的汇集为中国萨克斯的未来铺平了光明的道路。

国际萨克斯管委员会主席阿诺·博恩坎普(Arno Bornkamp)表示,萨克斯管演奏者数量之多,以及许多大型萨克斯管乐团的出现,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它起源于西方,但萨克斯管已经在中国扎根,”尹老师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生活分享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4g.jerryyuan.cn/post-5176.html

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8月15日23:40,已经过了26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